![]()
“钉钉做为一个移动化的办公工具,使我们实现了全员的信息化,构筑了我们扁平化管理的基础,人员管理变得如此简单。 ”
![]()
![]()
![]()
痛点
解决方案
效果
人员多、分散广,管理员无法实时掌控工人的出勤情况 考勤 考勤数据及时完整,能够具体到每个时间点 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生产部一线人员,信息沟通存在壁垒 即时沟通 运用钉钉沟通平台,数秒内将信息传达到每一位员工 内部纸质审批流程繁琐,处理周期长、效率低 审批 随时、随地实现移动审批,高效便捷
建立移动端协作管理平台
——您觉得企业使用钉钉后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什么?
沈志远(鸿路钢构CIO):我们是一家相对传统的生产制造类企业,公司将近一半员工都是车间工人。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协同,我们曾经使用过OA系统。但是考虑车间工人的工作环境,所以并没有实现信息化的全员覆盖。
钉钉给我们企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工作体验,基于移动端就可以完成工作的全部协同,所以我们将钉钉作为公司内部协作管理平台。譬如,我们在安全生产月的时候,需要将注意的环节通知到车间的每一名员工,以往我们是通过“张贴板报”的形式在公告栏上进行
传播,效果难以控制。
现在,我们通过DING功能,可以在数秒内,将信息以短信或者电话的形式直接传达到每一个名员工的手机上。 更让我惊讶的是, 即使员工手机没有安装钉钉,DING消息也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触达。
![]()
移动协同为项目管理赋能
——企业最常用的钉钉功能有哪些?钉钉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帮助是什么?
沈志远(鸿路钢构CIO):其实改变的地方有很多,感觉最突出的部分应该是项目的管理。举个例子,我们在钢结构这个领域中是非常领先的。所以项目也很多,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,痛点也显而易见,就是难以快速的协调
每一个项目,甚至是项目经理。
随着钉钉的上线,这个问题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变。 我们为每一个项目设置相关的业务模板,譬如说“工程日报”,并且将该内容分享到项目组内,透明化工程管理。 另一方面,项目人员需要在现场完成签到,以便更好地完成项目的协同,结构化员工的行为管理。
![]()
助力企业实现扁平化管理
——您觉的企业之前有哪些痛点?钉钉如何解决的?
沈志远(鸿路钢构CIO):公司的管理是扁平化的,这点体现在组织架构,我们的部门层级并不多,基层员工可以直接向管理层反馈问题。在使用钉钉之前,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方式,例如:在工厂设置意见箱,建立各种奖励机制等等,但效果不是很好,成本高且效率低。
钉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,基层员工可以随时向领导反馈问题,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,公司实现管理透明化,数据结构化,有效缩短项目决策周期。
![]()